技术咨询电话:15105325695

生物柴油技术

来源:青岛安孚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发表时间:1970-01-01

目前,生物柴油的制备技术方法主要有直接混合法、微乳法、热解法和酯交换法。我国地沟油的来源广且分散,具有含固体杂质多、含水分高、酸值高的特点。地沟油制备生物柴油一般要先经过除水、机械除杂、除酸、脱色等预处理,然后利用酯交换法或加氢裂化法制备成生物柴油。酯交换法制备生物柴油张勇以废弃地沟油为原料,经预处理后采用两步酯化工艺将基转化为生物柴油;第一步为酸催化预酯化反应,主要是将地沟油中的游离脂防酸转化为脂肪酸里酯;策二发为酸催化转酯化反应,进一发将地沟油史的其三酯转化为思酯和甘油。通过正交实验得到预酯化反应的最佳条件为:醇油摩尔比10∶1、催化剂用量1%、反应温度70℃、反应时间4小时;转酯化反应的最佳条件为:醇油摩尔比20∶1、催化剂用量6%、反应温度70℃、反应时间4小时。在最佳反应条件下,甘三酯的酯化率可达到86.89% 。利用该方法制备的生物柴油在闪点、冷滤点等方面要优于О号柴油,在储运过程中更安全;同时能够在更宽的温度范围内使用。研究同时发现将利用该方法制备的生物柴油与О号柴油按照B20调和后,不仅能够大大降低生物柴油的黏度,使挥发性得到改善,同时使О号柴油的闪点提高,凝点和冷滤点降低,使储运过程更加安全,低温性能得到改善,有利于在更宽的温度范围内使用,可以满足使用要求。地沟油酸催化法制备生物柴油是利用地沟油与甲醇或乙醇等低碳醇在酸性催化剂条件下进行酯交换反应,生成相应脂肪酸甲酷或乙酯。姚亚光等以酸作为催化剂,首先对地沟油进行除杂、脱胶、脱色、脱水的预处理,在酸催化条件下利用地沟油制备生物柴油,通过对地沟油与甲醇、乙醇酯化反应进行正交实验,实验确定了酸催化地沟油制备生物柴油的最佳反应条件为:甲醇温度为70℃,油醇摩尔比为1∶40,催化剂浓度为7%,反应时间为6小时,级差顺序依次是:油醇摩尔比、反应时间、催化剂浓度、温度;乙醇温度为80℃,油醇摩尔比为1∶30,催化剂浓度为5%,反应时间为6小时,级差顺序依次是:油醇摩尔比、温度、催化剂浓度、反应时间。通过该方法制备出性质优良的生物柴油。主要优点有:良好的可燃性(十六烷值)、蒸发性(馏程及馏出温度)、安全性(闪点),黏度和冷凝点温度,对发动机的腐蚀性(酸度和酸值),热值。该实验制备的生物柴油在很多方面具有普通柴油无法比拟的优越特性。付严等以地沟油为原料,研究了地沟油和甲醇在三段式反应器中固定化脂肪酶上合成生物柴油。对地沟油的酸值、皂化值以及水含量进行了检测。考察了进料流速、溶剂、水含量对反应的影响。在40℃,正己烷作溶剂,添加水含量为地沟油质量的20%,每一段反应器中添加的甲醇与地沟油的摩尔比为1∶1时,生物柴油产率为94%。陈英明等将地沟油通过过滤、脱胶、脱色、脱水等预处理后,与甲醇、正己烷、水等按一定比例通过搅拌器混合均匀,用蠕动泵输送到填充片状固定化酶的反应器顶部,滴入反应器内,恒温循环水浴。将三支反应器串联起来形成一个三级反应系统,每一级反应器进料的油醇摩尔比均为1∶1,每级反应的产物及时去除副产物甘油。将反应产物通过水洗、蒸馏等除去甲醇、水和正已烷,得到粗制生物柴油。以该方法制备的生物柴油,采用GC-2010型气相色谱仪和QP2010型色质联用仪对该生物柴油作定性分析,运用GC-MS方法确定生物柴油中脂肪酸甲酯、游离脂肪酸和甘油酯类的位置,由此确定GC色谱图中各种成分及其含量,并通过面积法和内标法测定生物柴油的转化率和产率,最终得到地沟油酶法制得的生物柴油转化率达到93.53%、产率为77.45%。李为民等以地沟油为原料制备生物柴油,先通过预酯化把地沟油酸值降低到2±1mgKOH/g,再进行酯交换制备生物柴油,通过正交试验得到地沟油预酯化反应的最佳条件是:浓硫酸用量为2%、甲醇用量为16%、反应温度75℃、反应时间4小时;地沟油酯交换反应的最优工艺条件是:甲醇20%、KOH用量1%、反应温度65℃、反应时间2小时,且制备所得的生物柴油达到国家生物柴油标准要求。

安孚特采用的生物柴油技术利用地沟油进行脱水、脱酸、脱盐预处理后,进行酯交换反应,生成生物柴油,具备绿色柴油等特点。




  
HMF电化学法生产2,5-呋喃二甲醇                        绿色柴油/航煤技术

相关新闻

相关案例

沥青中转库项目

工业固废资源化利用技术

规模化生物天然气与有机肥循环化综合利用项目

年产250吨WS-23项目
案例展示
  • 沥青中转库项目
  • 工业固废资源化利用技术
  • 规模化生物天然气与有机肥循环化综合利用项目
  • 年产250吨WS-23项目